菜粽
說到菜粽,當我與中北部的朋友閒聊時,他們都不曉得何謂菜粽。用月桃葉包裹糯米及花生,再下水滾煮。光拿起粽身就可以聞到經水煮的月桃葉清香,簡單的糯米和花生,再淋上甜醬油膏就足以讓人細細品味。也許沒有特殊的製作過程與高貴的材料,畢竟這是吃飽的古早味。還記得以前早餐是鹹粥配菜粽呢。
明和菜粽(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485號)營業到早上七點半
花生粒非常飽滿,且煮得相當綿密,在台南吃到的很少有比他們更綿的花生。月桃葉香、不過度軟爛的糯米、風味十足的花生和包在粽身內的花生粉,可說是名列前茅的店家。
缺點就是太晚去就沒得吃,七八點可能就收攤。也因此都是前一天打電話預訂一整串,然後再帶回家吃,吃不完冷凍保存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老店菜粽(台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23號,立人國小旁)營業時間早上到中午
這家算是味道不輸明和的菜粽店,但是營業時間接近到中午,所以可以晚起的可以來這吃個早餐。台南的味噌湯是甜的,螞蟻們請多加注意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劉家(西門路成功路口)營業時間二十四小時
從在對面小攤子吃起,當初的醬油膏是滷肉的肉湯勾芡,有著濃厚的醬滷肉香。淡味的糯米與花生,再和著月桃葉香、肉湯油膏與花生粉,真是好吃的粽子。搬到對面開了大店面,越到後來販售品項越趨觀光客化,可惜當初的味道已走樣。
沙淘宮(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16巷)、海龍(金華路民族路口)
這兩家也是知名店家,但有上面的菜粽相較之下,回購的吸引力並不大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肉臊飯
北中南各地的肉臊飯味道各有異趣,我各人是偏好豬頭皮切小丁的肉臊。中北部肉泥狀、沒有肉丁的的肉臊就不是我愛的。醬油、糖與各店家獨門香料,經過長時間熬煮,肉香、「醬油糖」的醇香和黏嘴的膠質融在褐色的湯汁。澆淋在厚白瓷碗的白飯上,吃這麼一碗就有十足台南味。不過自身曾說:連兩餐吃肉臊飯也行,因此被北部人評為台南胃,對它執著也說得過去。
石舂臼肉臊飯(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24號)營業到中午前
大塊的肥肉丁可能會讓人卻步,但經久滷過後油膩感很低,白飯煮得軟硬適中,而且入口後除了有醬香、肉香之外,更有一股木炭的柴香。裡面的飯桌仔菜也都是老台南味,鹹魚肉、花枝花椰菜等都是值得一嘗。飯桌仔菜的種類很多,挑些自己愛吃的再配一碗肉臊飯,就是滿足的一餐。羹湯屬於台南口味(我也不愛),不嗜甜者可喝隔壁店家的飲料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黑美人肉臊飯(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52號)營業時間為吃飯時間
肉臊飯也像上述石舂臼一樣,屬於重口味的鹹香,但滷得更暗褐色。魚皮湯等湯類很清甜,且店家主打不含味精,是來台南和石舂臼同屬值得一嘗的店。(有MSG控的請別來)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無名飯桌仔(台南市中西區金華路四段126號,近民族路口)營業時間晚上
淋飯的肉臊是肥肉大丁,不似一般店家將肥肉滷得入口即化,反而在口中咀嚼時還有些存在感。滷汁並沒有台南一貫的甜味,是鹹味為主的風味,經北部人品嘗後就很喜歡此味。香菇肉飯香味夠,鈕扣菇也滷得相當入味,滷肉是切成長條的全瘦肉,亦是鹹味為主的風味。將肉臊和香菇肉相比,應該是用同部位的肉,肥肉部份切去滷肉臊、瘦肉切條去滷香菇肉。此兩種飯充滿油香(豬油經加熱和滷製的馨香),大概可與永隆蝦仁飯的油膩相比。老闆忙碌不多話但可感受到親切,另其餘菜色應有一定水準。可惜只有晚上營業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福泰(口味不符,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)、江川號(較貴且香味不夠,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)、悅津鹹粥(飯太軟,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)、民權路國華街口鹹粥、福生小吃(竟然有薑味,邪魔歪道呀!)、全生小吃(天阿!竟然有燒焦味-
「石舂臼肉臊飯」等這些店相比,可說是完勝,是私心第一名的肉臊飯。
(謎:我好像根本就沒提到被炒作成
乾麵
廣東南山汕頭意麵(台南市中西區金華路三段37號,武英街口)營業時間兩點後
最棒的就是麻醬麵,北部朋友說第一次吃到有淋肉臊的麻醬麵。無論是價格或口味,均是一等一。冷滷味也是一絕,只要上面有擺出來的,想吃挾了就沒錯。一定要淋滷味格邊的辣醬油,這也是值得一嘗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劉家汕頭意麵(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84-1號)營業時間中午到晚上七點
拌麵的醬是豬油與醬油,其豬油是高溫長時煉製 ,有股濃醇炸豬皮香。意麵中放水煮里肌肉,是典型的汕頭麵,但豬油較多吃大碗恐會膩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汕頭意麵、大溝意麵(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上,成功路與民族路口之間)營業時間晚上
這兩家也算是風味不錯的店家,然大溝的口味與品質不如汕頭意麵,兩家均有老味道(當然另有MSG)。海安路一段的悅盈和這兩家風味也很接近,但份量較多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民生路意麵(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112號,海安路口)營業時間晚上
拌麵的醬是豬油與醬油一同高溫加熱過,除去了醬油臭且增加了醇厚感。意麵中放水煮里肌肉,是典型的汕頭麵。麵與滷味的價位高,且客人非常多、易忘點單,非個人首選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無名意麵(台南市中西區臨安路上)營業時間從中午到晚上
據
無名陽春麵(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32號,饕公旁)營業時間晚上
份量較少、單價稍為高一些,但其紅油抄手是台南少有的味道,除了辣之外更有花椒的麻與香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鹹粥
金華路無名鹹粥(金華路民權路口,協進國小旁)營業時間早上到中午
悅津鹹粥(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32號,圓環靠民族路東路口)營業時間24小時
大勇街無名鹹粥(台南市中西區大勇街85號)營業時間早上到中午
一般的鹹粥攤都有的基本三味:鹹粥(虱目魚、土托魚、蚵仔)、菜粽、油條,可以在一頓早餐上通通得到滿足。金華路和悅津這兩家都是泉漳式的粥品,先用多量的水將飯煮得較軟且米的外觀已破裂。大勇街則是用白飯加入魚湯中,是飯湯式的鹹粥,故飯較有口感。撇除飯之口感,魚湯的味道是大勇街較有魚鮮味。三家都基本上都不錯,均有老味道(當然另有MSG)。金華路的MSG量又屬最高(雖然兒時常去),現已少食用。兩家台南市最知名的「阿」字店就不提了,觀光客人潮與價位實在已非小吃之名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米糕
無名米糕鱔魚麵(國華街民權路口)營業時間晚上
落成米糕(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)營業時間下午到晚上
無名米糕(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10號,氣象局對面、肉伯火雞肉飯旁)營業時間晚上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還記得兒時(老台詞無新意)吃的是國華街米糕與鱔魚意麵,還記得有一個裝著肉臊的陶鍋緣沾了滿滿肉湯溢出的黑褐色殘渣。價格與份量就是吃巧不吃飽的小吃,糯米、花生、肉臊、魚鬆、醃小黃瓜,堆疊出的是悠久的追憶。當然對非台南人來說,米糕二字等同於筒仔米糕;台南的米糕長得和魚鬆飯真是雙胞胎。
對那陶鍋再有印象2000年後的某時間,因為自外地返家嘗個故鄉味,發現味道完全不對。至少就看得見有改變的部份,那老舊的陶鍋換成了不鏽鋼鍋。自此就在約2005年時部落客開始瘋狂的推薦這兩攤的食物,我也在走味和擁擠的觀光客中漸漸遠離。落成米糕則是單價又再高一些,但其品質倒是非常穩定。還記得返鄉時曾扒了口米糕,嘴角上揚說著:就是這甜味。
公園路無名米糕的肉臊也有變過配方,曾吃過整鍋魯瘦肉小丁,到了現在則是固定肥肉小丁。對於身材斤斤計較或者長輩,可能會喜歡全瘦肉的肉臊。但到現在我也只吃過這一家有過全瘦肉的米糕店,連賣肉臊飯的也都未曾出現全瘦肉的肉臊。這家少的是花生這一味,但是老闆娘很大方、口味也穩定,所以也是可嘗的一家米糕。
其他特殊好吃的
王記好吃雞肉(台南市開元路)營業時間為吃飯時間
多說無益,只能說是到現在為止第一名的雞肉店,從北到南尚未吃過更棒的。中午有包便當,晚場只切肉。最好十點二十分就去排隊,星期日固定休息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阿滿現炒(台南市中西區武英街,金華路廣東南山汕頭意麵口)營業時間為吃飯時間
炒意麵(硬麵口感)、蚵仔蛋,以及「一定要點小碗」的肉臊飯,其他的現炒也都有一定水準,適合一小群人聚餐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好地方蝦仁肉絲飯(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377號,海安路口)營業時間早上到中午
台南市另一個老味道就是蝦仁飯啦,除了用蝦味十足的火燒蝦,還要放肉絲在飯裡面。其他蝦仁飯如知名的矮子成(太油且淡而無味)、永隆(民族路上,非常油)、悅津(就算放了蝦米,也沒很香,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),這些口味都略遜一籌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泉屋日本料理(其實是便當專賣店,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二段19號)營業時間為吃飯時間
泉屋是較常吃的日式便當(富屋、千草和一平就甭提了,又要話當初),和彩虹相較之下,價格與風味是高下立判。不過用餐時間都是要等待,提早去是唯一解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全一心火雞肉飯(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260號,加油站對面)營業時間為吃飯時間
原本是在康樂街上亞鉛店對面,但因為房東重建房子所以另轉至該地繼續營業。原本的風一麵包也早已結束營業,換成這家老味道繼續飄香。據老闆娘透露在此有對面的上班族,所以較康樂街的銷量更佳。
網路知名的肉伯或者保安路嘉義火雞肉,火雞肉的風味和鹹汁都不如全一心。全一心的火雞肉絲絲分明有嚼勁、有肉味,淋飯的鹹汁夠鹹夠香夠油,非半調子風味。甚至再切一盤火雞肉吃也更覺得過癮。
三山食堂,一間(神秘)的美味外燴館。也是自幼就吃到長大,以外燴或是外送的方式經營。其實老牌的各式店家都和祖父母輩的熟識,也許再過幾年就僅剩現代的功利。
鹹點
祿記包子
萬川號
克林台包
這三家已經被介紹到
石頭鄉悶烤珍珠玉米(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98號,海安路口)營業時間下午兩點到十點
這家烤玉米是可以讓神秘友人一次連吃三支烤玉米(沙茶、奶油、鹽爆),據說他曾買過一支上百元的烤玉米。
這家是先用熱石頭將浸濕的玉米悶熟,再依顧客要求塗抹各式醬料再用炭火直烤。我是愛吃沙茶風味,其他的倒是較無特色。計價方式是依玉米重量秤重,大概每支50元上下,可以要求尺寸以及烤焙軟硬程度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甜點
富香齋餅舖(台南市西華南街13號)
綠豆糕有清香的綠豆味,鹹糕中的梅粉鹹度適中,糕的口感軟鬆但又有咬感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八寶彬圓仔惠(台南市中西區金華路四段71號,文具店旁)
蜜芋頭和花生仁都值得一嘗,芋頭鬆且富有芋香 、花生亦是滑鬆且香,冬夏均有冷熱甜品可吃。至於本店或分店之說沒去深究,但都是吃金華路這家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太陽牌紅豆牛奶霜(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41號)
四四方方的芋冰和其他風味的冰淇淋塊最適合夏天吃,有時候冬天吃完鍋物也會想來這吃個涼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水星杏仁豆腐冰(台南市中西區臨安路一段277號)
杏仁豆腐冰是古早味脆脆的口感,非現今用明膠製的奶酪口感。杏仁茶具濃厚的杏仁味,喜歡杏仁的杏仁控來這應該很愛。另有老老闆新開的店,但未曾一嘗。
另可參考網友連結的介紹
以上的店家大概是常吃且較具特色的店家。很多網路上美美的照片和
--2012.03.19 updated-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